. 如果你发现,自己谁都不喜欢的时候,情绪最稳定;一旦谈了恋爱,反而开始患得患失,情绪总是被对方牵动,还不如一个人时自在——那么你要的,或许不是一个能引导你、事事有回应的理想伴侣,而是需要在恋爱中学会拥有松弛感。 . 恋爱中的松弛感,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安全、舒适、低防御的心理状态。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享受亲密关系,从中获得滋养,而不是被忽上忽下的情绪反复折磨。 . 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我认为有两种底层心态至关重要。拥有了它们,你就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安全感系统,而不必把全部安全感和注意力都寄托在一段关系或一个人身上。 . 第一个底层心态,叫做允许一切发生。 你要明白,感情和这个世界一样,本质就是不断变化的。在关系里,你会有爱意浓烈、幸福满溢的时刻,但也一定会有失望、矛盾和争吵的时候。你要学会允许爱意有起伏,允许矛盾会出现,甚至允许自己有可能看错人、走错路。 . 当你愿意允许和接纳这一切,你在感情里才可能拥有真正的松弛感。否则,你就会持续活在怀疑和不安中。 . 心理学中有句话: 你接受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想控制什么,反而被什么控制;而当你放下执念,专注自己,反而变得洒脱美好,让人想靠近。 . 允许了,接受了,不再对抗了,反而松弛了,也拥有了,这就是允许一切发生的底层心态。 . 第二个底层心态,是用过程思维代替对结果的执念。 谈恋爱的目的,不在于最后一定要结婚生子,更不是必须和他永远在一起,而在于此时此刻的相互陪伴、相互滋养和共同成长。与其纠结三年、五年、十年后会怎样,不如多感受现在。 . 把关系看作一段共同成长的旅程,而不是一个必须达成结婚生子、永不分离的任务。更何况,结了婚也可能离婚,有了孩子,对方仍可能爱上别人。永恒不是目的,当下才是。 . 不迷恋结果,不担忧未来,沉静地活在今天,这就是用过程思维代替对结果的执念。爱,是活在当下,如你所示;而不是祈祷未来,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