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使得不少人在研究心理现象的时候走入了歧途,这就是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产生的认识上的原因。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的心理做出了科学解释,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的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 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没有脑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的大脑是最为复杂的物质,是物质发展的最高产物。 心理是脑的机能,在今天已经成了常识,谁也不会像古人那样认为灵魂是住在心里的,谁都知道人是用大脑想问题的,但是人们获得这样的认识,走过了漫长的探索道路,现在这一论断得到了人们的生活经验,临床的事实以及从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所获得的大量资料的证明。 无机物和植物没有心理,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也没有心理,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是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才由初级不断发展到高级的。最原始的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它的身体在驱动的时候遇到可以消化的食物,可以用身体把食物包围起来,把食物变成身体的组成成分,遇到有害的东西,它又可以相相方向移动,远离有害的东西,可见,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但这种表现只能叫做感应性,而不能叫做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有些植物也拥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他们能够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形成了条件反射,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的产生看作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例如蚯蚓可以训练他在丁字形的管子里爬,当它爬到可以往左,也可以往右的地方,它可以随意往哪个方向爬,但是我们在馆子里的一头堵上泥巴泥巴,后面安装上电机,只要蚯蚓钻进泥巴,它就会碰到电极,挨到电机而往后退。经过多次训练之后,不管把泥巴放在哪头,蚯蚓只要碰到泥巴,一定不再往里钻,而是掉头往另一个方向爬。电机对它有害的,经过训练,它不是碰到电再往后推,而是碰到泥巴就掉头躲开电机了。这就是他把和自己生命攸关的外界的物体当成了信号,根据这些信号的意义进行反应了。这样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这时我们就说他有了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