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经常表达不出你的感受?

生活案例

28 岁的娜娜,和男友在一起 3 年,每年的纪念日男友都会给她准备惊喜。可今年纪念日,男友因为工作太忙经常加班完全忘了,晚上回来还像平常一样说 “今天好累,早点睡吧”

娜娜心里瞬间就火了,她觉得男友根本不重视这段感情,可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跟男友说自己的生气和委屈,只能转过身背对着他,一句话也不说。

男友以为她只是有点小脾气,哄了两句见她不说话,也没再多问。接下来的几天,娜娜一直冷战,男友越来越不耐烦,最后说 “你有话能不能好好说,别总是冷战,我很累”。

娜娜委屈地哭了,她不是故意冷战,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 “我生气是因为你忘了我们的纪念日,我觉得你不重视我”,只能用不说话来发泄情绪,最后反而让感情越来越僵。

(咨询1v1...)

形成原因

先天神经机制差异

情绪加工脑区发育相对薄弱。大脑情绪加工核心区域(如杏仁核、岛叶)存在先天功能差异,导致对情绪信号的识别敏感度不足,且难以将身体感受转化为明确的情感认知

童年情绪忽视

若父母或抚养者本身不擅长表达情绪,或对孩子的情绪需求视而不见,孩子会失去学习情绪识别与表达的机会,未能习得如何识别、命名和表达情绪,致使情绪—语言的联结未能有效建立。

童年创伤经历

为应对早期创伤带来的强烈痛苦,个体发展出持续性的情绪压抑作为心理防御机制,长期作用下逐渐丧失对各类情绪的感知与辨别能力。

后天环境的情绪抑制文化

长期处于否定或排斥情绪表达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表达情绪被视为 “软弱”“不”“麻烦”,个体为适应外部要求而主动抑制情感流露,最终导致情绪表达能力退化甚至丧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