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达感受,而非指责:用“我今天加班很累,回家看到碗没洗,感到有些委屈”替代“你总是把家务推给我,太自私了”。前者聚焦自身情绪,后者带有攻击性,能避免对方立刻产生抵触。 2. 聚焦事实,不翻旧账:争吵时关注当下,比如“刚才我说话时你一直在看手机”,而非“你每次都这样,上次聚会也是无视我”。事实是客观的,旧账会激化矛盾,使沟通偏离核心。 3. 提出需求,而非要求:把“你必须每周陪我看一次电影”换成“我希望每周能有一段专属时间,一起看电影或散步都可以”。需求留有协商余地,要求易引发对抗,给予对方选择权更易达成一致。 4. 先倾听,再回应:对方表达不满时,先暂停反驳,说“我感受到你现在很生气,是不是因为我忘了约定?”。先共情对方情绪,再解决问题,比直接辩解“我不是故意的”更能安抚对方。核心是从“争对错”转向“解决问题”,关注彼此的情绪和需求,而非谁输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