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自我否定?试试这三个“自救动作”

很多人习惯把“我不行”挂在嘴边:汇报工作怕被批评,遇到机会先想“我肯定做不好”,这种自我否定的思维,其实是把自己困在“低配人生”里。想要打破这个循环,试试这三个具体动作。 第一个动作:“把批评变成具体清单”。当心里冒出“我太笨了”的想法时,立刻拿出纸笔,写下“这件事里,我觉得自己没做好的三个细节”(比如“汇报时数据页没标清楚来源”),而不是笼统否定自己——把模糊的“差”,变成具体的“可以改进的点”,你会发现自己怕的不是“不行”,而是“不知道哪里不行”。 第二个动作:“每天存一个‘微小胜利’”。准备一个小本子,睡前花两分钟记录当天“做到了的小事”:比如“今天主动和新同事打了招呼”“按时完成了方案里的一个模块”——别小看这些碎片,它们会像拼图一样,慢慢拼出一个“我其实能做好很多事”的真实自己。 第三个动作:“给‘害怕’设个‘试用期’”。下次遇到想逃避的事,试着说“我先试三天”:比如害怕上台演讲,就先答应“试三天准备”;担心学不会新技能,就先“试三天每天学15分钟”——很多时候,我们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想象中失败的自己”,给害怕一个“试用期”,反而能发现自己比想象中勇敢。 自我否定从来不是“性格问题”,而是一种可以被调整的思维惯性。别再用“我不行”把自己框死,你主动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在给人生解锁更多可能性。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