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自我接纳问题,核心看是否长期陷入“自我否定、过度苛责或价值外求”的状态,可通过以下3个高频场景中的具体表现快速自查: 1. 面对失误/缺点时:是否陷入“灾难化自我批判” - 正常反应:承认“这件事没做好”(针对事),会想“下次怎么改进”,不否定整体自我。 - 自我接纳不足:将失误等同于“自我缺陷”(针对人),比如一次演讲忘词就认定“我天生嘴笨,永远做不好”;看到身材小缺点就反复纠结“我太丑了,没人会喜欢”,且负面情绪会持续很久,难以释怀。 2. 面对他人评价时:是否过度依赖“外部认可”定价值 - 正常反应:参考他人意见,但有自己的判断,不会因一句差评否定自己,也不会因一句夸奖过度膨胀。 - 自我接纳不足:把他人评价当作“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比如同事没及时回复消息就怀疑“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他了”;朋友圈没人点赞就觉得“我发的内容很无聊,自己很没存在感”,长期活在“讨好他人”的焦虑中。 3. 面对选择/机会时:是否因“自我怀疑”不敢尝试 - 正常反应:会评估风险,但更关注“能学到什么”,即使可能失败也愿意试错。 - 自我接纳不足:总被“我配不配”“我能不能”困住,比如明明符合晋升条件却不敢申请,因为觉得“我还不够优秀,肯定选不上”;想学新技能却迟迟不行动,怕“学不好被人笑话”,最终因自我设限错过机会,又陷入“我果然不行”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