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积极倾听",而不是"等对方说完"

从"听见"到"听懂":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等对方说完",而不是在"积极倾听"。 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 "等对方说完"是被动的:你的注意力可能在别处,心里在盘算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 你像个法官,在心里评判对方说得对不对。 • "积极倾听"是主动的:你全身心投入,不仅用耳朵听,还用眼睛观察,用心去感受。 你像个侦探,试图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真实想法和情绪。 为什么"积极倾听"如此重要? • 建立情感连接: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被真正倾听时,他会感到被理解和被尊重。 这种感觉是信任和亲密关系的基石。 • 有效解决问题:很多时候,问题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围绕问题的情绪。 积极倾听能让对方先把情绪释放出来,头脑清醒了,问题就好解决了。 • 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很多争吵源于"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积极倾听能帮你准确捕捉对方的意图,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冲突。 如何做到"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是一种可以后天学习的技能,需要刻意练习。 1. 清空自己,全神贯注 放下手机,关掉电视,看着对方的眼睛。让对方知道,此刻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 2. 不打断,不急于反驳 忍住打断对方的冲动。即使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也要等他把话说完。 急于反驳是"等对方说完"的典型表现。 3. 用非语言信号回应 适时点头、微笑,或发出"嗯"、"原来是这样"等声音。 这些小动作能告诉对方,你在认真听,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4. 复述和确认 这是积极倾听的关键一步。在对方说完一段话后,用你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核心内容。 例如:"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觉得我最近工作太忙,忽略了和你的沟通,是吗?" 这能让对方确认你是否真的听懂了。如果有偏差,他可以及时纠正。 5. 关注情绪,而不仅仅是内容 试着体会对方话语里的情绪。他是感到委屈、愤怒、失望,还是焦虑? 你可以直接点出他的情绪:"听起来,这件事让你觉得很委屈。" 这会让对方感到被深深地理解。 总而言之,积极倾听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而是一种充满爱意的互动。 它向对方传递了最重要的信息:"我在乎你,我想理解你。" 这种被理解的感觉,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也是维护婚姻家庭关系最宝贵的润滑剂。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