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比较清单",让我在职场中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上周部门评优结果出来,明明我的项目完成度最高,却因为同事在年会上表演了才艺,领导表扬时多提了句"小王真是全面发展"。这句话像根刺扎进心里,让我想起小时候每次考试,妈妈总会说"你看隔壁丽丽,不仅成绩好还会跳舞"。 工作五年,我成了同事眼里的"拼命三娘",永远最早到最晚走,电脑里存着十几个G的学习资料。可升职加薪的名单里总没有我,领导说我"太闷""缺乏亮点"。直到有次加班到凌晨,对着电脑屏幕突然哭了——我想起十岁那年,明明钢琴考级得了优秀,爸爸却盯着证书说"要是能像表姐那样去比赛拿奖就好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那些年父母的比较像个无形的标尺,让我总在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心理咨询师教我做"成就储蓄罐"练习,找个漂亮的盒子,把每次克服的困难、完成的项目都写在纸条上放进去。上个月整理时发现,原来我独立完成过三个重点项目,还自学了数据分析软件。 如果你也总陷入"别人都比我好"的焦虑,试试每天睡前写下三个"今天我做到了"的小事。我们不必活成别人的模板,你的价值从来不需要通过比较来证明。就像树有树的挺拔,花有花的芬芳,你也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节奏。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