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习惯陷入自我否定:“我做得不够好”“我为什么这么没用”,看似是对自己的苛责,实则藏着未被看见的期待。 心理学中,自我否定并非单纯的“不自信”,而是内心设定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产生差距时的反应。比如,觉得“汇报没做好”,背后是期待自己“能表现得更”;责怪“没坚持运动”,本质是期待自己“拥有自律的状态”。这些未被满足的期待,没有被转化为积极行动,反而变成了攻击自己的武器。 我们总把自我否定归因为“能力不足”,却忽略了它传递的真实需求。当你又一次否定自己时,不妨问问:“我其实希望自己做到什么?”看到期待、接纳现实,才能把自我否定的内耗,转化为靠近理想的动力,而非困在“我不够好”的情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