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优等生崩溃!厌学信号+心理学陪伴法收好

总觉得“成绩好=省心”?其实优等生的厌学藏得最深!早发现、用对方法,才是真的帮孩子~ 一、先懂!优等生厌学的3个深层原因 不是“矫情”,是心里装了太多不敢说的压力: 1. “优秀”成了枷锁:从小被夸“聪明”,默认“考差就不被爱”,怕失败所以不想学 2. 学没了“主动权”:一直为满足家长/老师期待学,不知道“为啥要学”,越学越麻木 3. 不敢说的委屈:知道父母以自己为荣,哪怕累到不想学,也怕说出来让家人失望 二、3个“早期信号”别忽视!优等生不直接说“厌学” 1. 对学习没热情了:以前主动刷题,现在写作业磨磨蹭蹭,提“考试”就转移话题 2. 身体频繁“出问题”:周一/考前总说“肚子疼”“头疼”,去医院查又没毛病(压力转成身体信号了) 3. 拒绝“变更好”:以前会补弱科,现在说“反正再努力也就这样”,用“躺平”藏无力 三、心理学陪伴法:别讲大道理,做这3件事更有用 1. 解绑“成绩=价值” 不说“考得好才奖励你”,改说“妈妈看到你写作业到10点,很辛苦,歇会吧”;成绩波动时先共情“没发挥好你肯定更难受”,再聊办法 2. 给孩子“掌控感” 每周让他定1次学习计划(比如“今晚先写语文再看课外书”),聊未来时多问“你觉得什么职业有意思”,让他知道“学习是为自己” 3. 接住他的情绪 孩子说“上学好烦”,别反驳“你有啥可烦的”,改说“听起来你现在很不开心,是遇到什么事了吗?”;不想说就别追问,递杯热饮说“想聊时我都在” 最后想说:比起“一直考高分”,让孩子觉得“哪怕不优秀也被爱”,才是对抗厌学的关键~ 你家娃有过类似小信号吗?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