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在学校惹了祸,老师叫家长,我们怎么应对?

当孩子在学校闯祸、老师要求家长到校时,核心是“先稳情绪、再解决问题、最后帮孩子成长”,具体可按3步应对: 1. 见老师前:先处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避免先入为主 - 对自己:克制“指责孩子”的冲动,先告诉自己“老师找家长是为了共同解决问题,不是来‘告状’”,避免带着怒气沟通。 - 对孩子:不急于追问“你又干了什么”,可以温和说“老师说有件事想和咱们一起聊聊,妈妈/爸爸想先听听你的想法,不管发生什么,咱们一起面对”,先让孩子愿意开口,也避免孩子因害怕而隐瞒。 2. 见老师时:姿态真诚、聚焦问题,不护短也不盲从 - 先表达尊重和配合:开场可以说“老师,辛苦您特意找我,孩子在学校给您添麻烦了,我特别愿意和您一起把问题解决好”,拉近距离,让老师感受到你的诚意。 - 多听少打断,明确核心问题:认真听老师说清“孩子闯了什么祸(具体行为)、造成了什么影响(如影响课堂/伤害同学)”,中途可以问“您觉得孩子当时可能是怎么想的?”“您希望我们家长配合做些什么?”,避免纠结“谁对谁错”,重点抓“问题本质”和“解决方向”。 - 不护短、不推卸:即使觉得孩子有委屈,也不当场反驳老师(如“他平时很乖,肯定是别人先惹他”),可以说“谢谢老师提醒,我回去会和孩子好好聊,也会观察他的情况,之后有问题再和您沟通”,后续再找孩子核实细节。 3. 回家后:和孩子复盘,教方法比批评更重要 - 先共情,再聊问题:比如孩子和同学打架,可以说“我知道你当时可能很生气(或害怕),所以才动手了,对吗?”,等孩子情绪平复后,再问“你当时遇到了什么麻烦?除了打架,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解2决?”。 - 明确规则和后果:告诉孩子“不管因为什么,动手打人(或上课捣乱)都是不对的,会让同学受伤、让老师为难”,并和孩子一起定“补救措施”(如给同学道歉、帮老师整理教室),让孩子知道“闯祸要自己承担责任”。 - 后续跟进,强化正向行为:之后可以主动和老师反馈“孩子已经给同学道歉了,最近在家也在练习控制情绪”,同时观察孩子的变化,一旦有进步(如主动分享、不冲动),及时表扬,帮孩子建立“正确处理问题”的信心。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