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懂自己,再懂孩子

一、一个真实的亲子小场景 天冷陪孩子睡觉时,孩子突然提出要“横过来睡”,我的第一反应是直接反对。但当我试着用P.E.T.中的“我信息”梳理时,却发现这个行为既没影响到我,也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我抵触的根源,只是“孩子就该按规矩睡”的固有思维被打破了。想通后,我轻松接纳了孩子的想法。 二、P.E.T.的核心:以术入道,先觉察自己 P.E.T.看似是亲子沟通技巧,本质是引导我们向内探索的工具,“我信息”就是最好的体现: 1. 触发反思:当我们准备用“我信息”表达时,会自然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困扰?” 2. 转移焦点:从纠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转向分辨“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我的情绪/执念?” 3. 清晰自我:即便没有实际影响,也能通过这个过程明确自己的担心或价值观,避免被本能情绪主导。 三、总结:P.E.T.的关键是“先觉察,再沟通” 所有有效的亲子沟通,都始于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只有先弄明白自己的抵触、焦虑从何而来,才能跳出固有思维,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或坦诚传递自己的想法。 互动提问 你有没有过类似经历?本来想反驳孩子,最后发现是自己的固有思维在“捣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