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苛刻,要宽容

对自己苛刻,通常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源于一些深层的心理需求和习惯。 简单来说,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1. 追求完美,害怕失败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你可能认为,只有做到100%,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避免被批评或否定。 2. 源于过去的“高标准” 小时候,如果父母、老师对你要求非常高,久而久之,你就会内化这种模式,用同样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3. 用“苛刻”来寻求控制感 当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时,对自己严格要求,似乎能让你感觉一切还在掌控之中。 4. 害怕“如果放松,就会一事无成” 你可能担心,一旦对自己宽容,就会变得懒惰、退步,最终被淘汰。 如何对自己更宽容一点? 试试这几个小方法: - 设定“足够好”的标准:不必追求100分,80分也很棒。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当你犯错时,想象一下如果是好朋友遇到这事,你会怎么安慰他?把那些安慰的话也对自己说一遍。 - 关注过程,而非只看结果:肯定自己在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只盯着最后的成败。 对自己苛刻往往是多年形成的习惯,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 很多人在尝试改变时,会发现内心总有一个“批评家”在不断指责自己。要不要我为你介绍一些具体的心理学方法,比如“自我同情练习”,来帮助你安抚那个苛责的内心声音?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