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结婚了?

抽屉里躺着妈妈塞的相亲名片,手机里是朋友“三十岁前要结婚”的感慨,可我翻遍日程表,却找不到“必须结婚”的理由——这大概是很多当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越来越多年轻人把结婚从“人生标配”划去,不是抗拒爱情,而是对“婚姻”这件事,有了更清醒的思考。 比起“到年龄就结婚”,我们更怕“为了结婚而结婚”。上一辈的婚姻里,“搭伙过日子”是常态,可我们这代人,先学会了“一个人过得很好”。自己能赚钱养活自己,周末能约朋友看展,睡前能窝在沙发看剧,不需要靠婚姻解决生存问题,自然会更在意“精神契合”。若遇不到能一起聊深夜话题、一起对抗生活琐碎的人,宁愿单着,也不想凑活走进一段“搭伙”的婚姻。 我们也怕婚姻带来的“额外消耗”。看到身边人结婚后,在婆媳矛盾里周旋,在柴米油盐里弄丢自己,在“谁管孩子、谁做家务”的争执里耗尽热情,会忍不住问自己:“结婚是为了更幸福,还是为了更疲惫?”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成长在重视自我的环境里,不想为了婚姻放弃自己的事业、爱好,更不想承担“必须牺牲”的压力。当婚姻不再是“避风港”,反而可能是“压力源”时,犹豫便成了常态。 还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顾虑。房价、育儿成本、工作压力……这些现实问题像一道道门槛,让我们不敢轻易迈出结婚这步。不是不想有个家,而是怕给不了对方稳定的生活,怕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焦虑。比起“先结婚再解决问题”,我们更倾向于“先把自己的人生理顺”,等有能力承担责任时,再去拥抱两个人的未来。 用“结不结婚”定义人生成败,当婚姻能真正成为“幸福的加分项”,或许更多年轻人会愿意,勇敢地走进这段关系。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