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一个有关《家庭教育》家长和孩子沟通出现矛盾,经常吵闹的案例,根据非暴力沟通原理,我们可以再次梳理一下: 家庭场景:孩子拖延写作业 传统沟通(易引发对抗): “你怎么又在玩手机?说了八百遍先写作业,耳朵聋了?一点都不自觉!”(充满评价、指责) 非暴力沟通应用: - 观察:“你放学回家后,已经看了40分钟动画片,书包还没打开,作业还没写。”(只说客观事实,不提“总是”“又”等评论) - 感受:“看到你这样,我有点着急,也有点担心。”(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指责孩子“不听话”) - 需要:“因为我需要你能先完成作业,这样晚上不用熬夜,明天上学也有精%神。”(说明情绪背后的需求:孩子的作息和学习节奏) - 请求:“你能不能现在关掉动画片,先写30分钟数学作业?写完后我们可以一起玩10分钟积木,好不好?”(具体、可行的请求,而非命令) 有了这样的沟通方式,亲子关系就不会起冲突,而且都能复合各方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