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核心,其实是“失控感”——怕自己扛不住,也怕没人帮自己扛。但“兜底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练出来的,3个小步骤就能落地。 1. 先拆“怕”,别被笼统的焦虑吓住 拿张纸写下“我到底怕什么”,把“怕过不好”拆成具体的事:是怕下个月房租没着落?还是怕工作出错被批评?越具体越好。比如“怕项目搞砸”,接着写“搞砸了会怎样?”“最多扣绩效,还能再找机会”。多数时候,拆完就会发现,天不会塌,你怕的“最坏结果”,其实你能接住。 2. 练“小兜底”,积累控制感 不用一开始就逼自己“能扛大事”,从每天能掌控的小事做起。比如: • 每天固定花10分钟整理桌面,这是“对环境的兜底”; • 睡前花5分钟写“今天做成了什么”,哪怕是“按时吃了三顿饭”,这是“对自己状态的兜底”。 这些小事像攒零钱,慢慢攒多了,你会发现“我能管好自己的生活”,焦虑自然会松劲。 3. 找“软兜底”,不用一个人扛 别觉得“要兜底就得全靠自己”。找1-2个靠谱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明确说“我最近有点怕XX事,要是真扛不住,想跟你说说”。不用他们帮你解决,只是知道“有人愿意听我难”,就像给心里装了个安全垫,你会更敢往前走。 焦虑不是因为你弱,是因为你还没学会“一点点搭建自己的安全区”。从拆一个小担忧、做一件小事开始,兜底能力会慢慢长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