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刷越空虚,却停不下来?

「我刷了2小时短视频」:为什么越刷越空虚,却停不下来? 上周在咨询室,24岁的小宇抓着头说:“我昨天刷短视频到凌晨3点,明明眼皮都睁不开了,可手指就是停不下来——今天上班差点迟到,老板说我‘状态差’,可我控制不住啊!” 他打开手机,近30天的短视频使用时长是120小时,其中70%是“3秒吸引眼球”的内容:猎奇的“挑战视频”、扎心的“情感语录”、反转的“剧情短片”……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中的「信息代谢失衡」:当我们的大脑习惯了“高刺激、低营养”的信息输入,就会像“挑食的孩子”一样,拒绝接受“慢消化、有营养”的内容。小宇的空虚,本质是「信息饥饿症’——他的“刷视频”不是“娱乐”,是“用短期快感填补内心的空洞”。就像他后来坦言:“我白天上班很无聊,晚上回家也没人说话,刷短视频就像‘精神零食’——可越吃越饿。” 我带他做了个「信息断舍离」练习:每天设定“信息斋戒时间”(比如晚8点-10点),用“深度阅读”或“手工”代替刷手机。第一天,他翻了半本《山茶文具店》,看到“雨停了,蜗牛开始爬”时,突然哭了:“原来文字能让我‘慢下来’。” 第三天,他试着和朋友视频,聊了半小时童年的事,朋友说:“你最近怎么这么安静?以前你话很多的。” 他说:“我以前用‘刷视频’逃避‘安静’,现在才发现——安静,是和自己相处的最好方式。” 现在,小宇的手机使用时长降到了40小时/月,他的朋友圈开始发“今天读了一段很美的文字”“和朋友聊了童年,原来我们都有过同样的烦恼”。他说:“原来‘空虚’不是因为‘没刷够视频’,是‘没和自己好好相处’。” 你最近一次“因刷视频而空虚”,是因为什么?是逃避工作压力,还是填补孤独?欢迎私信和我聊聊你的“信息斋戒”故事——或许我们需要的是“给大脑吃点好的”。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