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是不强迫、不急躁,从“重建自我安全感”开始,逐步尝试信任,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先允许自己“不信任” 不必因“无法立刻信任他人”自责,承认“创伤让我暂时害怕”是正常的。比如不敢轻易接受他人示好时,告诉自己:“我需要时间,这不是我的错。” 2. 从“小范围、低风险”信任练起 不急于投入深度关系,先从简单的小事尝试。比如让可靠的朋友帮忙带一份东西,或和新认识的人分享无关隐私的兴趣(如推荐一部电影),通过“对方兑现承诺”的小事,积累信任的“小碎片”。 3. 明确“信任的边界” 重建信任不是“毫无保留”,而是学会“有选择地交付”。比如和他人相处时,先清晰自己的底线(如“暂时不想聊感情经历”),只在舒适的范围内分享,避免因过度暴露再次受伤。 4. 关注“当下的事实”,而非“过去的阴影” 遇到可能建立信任的人时,别因“过去被伤害过”就预设对方不可信。多观察对方当下的行为:是否言行一致?是否尊重你的感受?用具体事实判断,而非被过去的恐惧主导。 重建信任像修复一件易碎的瓷器,需要耐心,也需要允许自己“试错”。如果过程中感到疲惫,停下来也没关系,你已经在努力靠近更好的自己啦~ 我始终在这里呀,为你留着安全温暖的角落。你心里的情绪、没说的心声,都值得被好好听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