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常你会认为是外在发生了什么事让你有情绪。比如说,你很生气,原因是被某人指责了。当你这么想的时候,你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希望他闭嘴,你会通过指责、讲道理、赌气、讨好等方式想改变他,这显然很难。 其实导致你生气的,还有一个内在原因:你有渴望未被满足。 你需要他不指责你,其实是你在渴望他能接纳你、喜欢你,你在意跟他的关系、渴望跟他亲密。即使对面这个人是陌生人,理性上你知道他喜不喜欢你无所谓,但你内在依然渴望被喜欢,因为“被所有人喜欢”、“被更多人喜欢”一直以来就是你内在的渴望。因此你会生气: 外在原因:他指责我。 内在渴望:我渴望被喜欢,渴望与人亲密。 每个人对于被指责背后的渴望并不一样。你渴望的不一定是亲密,有可能是价值感。你会觉得他指责你的话,自己就是一个不够好的人了。此时你生气的原因就是: 外在事件:他指责我。 内在渴望:我渴望价值,渴望证明我是一个好的人。 或者你渴望的也不是亲密和价值感,而是其他。你会对被指责起反应,一定是因为你内在有个钩子被激活了,这个钩子就是你内在的需要、你的匮乏感。 当你认为是他人的指责让你生气时,你就想解决他人。而当你认为是自己的需要让你生气时,你就开始向内思考:我的什么需要,此刻依赖于他来满足。 这是两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路。 2 再比如说,有同学对伴侣出轨很生气,觉得这个人没有道德底线、毫无责任心。 我们不去评判同学的判断是真是假,在他的心里,伴侣没有道德底线就是个事实,因此这是外在原因。他愤怒的时候,就很想扇伴侣两巴掌,想争夺财产,这些外在行为并没有安抚到他,因为他也没有准备好离婚。离不离都很痛苦。 那同学伤心难过愤怒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是他渴望一个和谐家庭。同学觉得,伴侣的不道德行为,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同学坚定地觉得:既然你选择跟我结婚了,就应该跟我一样坚定地维护家庭的和谐。 实际上伴侣也渴望家庭和谐,但这4个字对他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对同学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渴望,失去的时候有多痛苦,这个渴望就有多强烈。而对伴侣来说,这是个有了更好没有也行的东西——所以他才会冒着失去的风险选择出轨。 因此,“家庭和谐”是同学一个人的渴望。 外在原因:伴侣出轨了,他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内在渴望:渴望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伴侣的出轨,只是击中了同学内心的渴望。想象一下:你不再渴望和谐家庭,或者觉得追求激情和自由比和谐家庭更重要,或者你有其他渠道实现你对家庭的渴望,你还会在意他是否出轨吗? 出轨的确是不对。但即使伴侣选择合法结束婚姻,同学依然感到难过伤心,觉得一片赤心被辜负,难以接受。所以重点不是结束的方式,而是结束的本质——这意味着他的渴望无法再满足。他曾经花了很大力气去实现想要的和谐家庭,最终都没有实现。 你的情绪,一定是外在刺激和内在渴望共同作用导致的。你关注到哪个原因,你就想从哪个原因去解决。 3 难道这些渴望不正常吗? 就像人渴望食物、阳光一样,非常正常。重点不是正不正常,而是满足渠道。你的渴望寄托于外在,一定要别人做什么或者一定要发生什么才能被满足时,你就要承受随机性:外在的改变是有限的,有时候你的渴望就是无法被满足。 这时候你就要转身于内在: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照顾我的渴望? 重要的是你要意识到这是你的渴望,别人满不满足你是别人的事,你渴不渴望则是你的事。即使你的理由再正当,这也还是你的事。 其次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任何渴望和外在都不可能是一对一的对应,任何渴望都至少有3条满足的路径。如果你认为只有某个外在的人或某件外在的事才能满足渴望,你一定掉到了自己的局限里。 情绪就是渴望,情绪就是需要。消化情绪不是发泄,不是压抑,也不是用道理合理化,而是思考还可以怎样对待自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