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确“边界感”:不干涉对方生活习惯(如做饭口味、家务方式),不随意评价彼此的育儿、消费观念,保持“尊重不越界”的距离。 2. 抓“小夸”不盯“小错”:婆婆帮忙做了饭、收拾了家,及时说“妈辛苦啦,今天菜真好吃”;儿媳主动关心时,婆婆也别吝啬肯定,正向反馈能减少摩擦。 3. 让老公当“桥梁”而非“裁判”:有矛盾先和老公沟通,让他委婉传递想法,避免直接对立;老公也要主动调和,不偏袒一方。 4. 少谈“对错”多讲“感受”:比如不说“你这样带娃不对”,换成“妈,我有点担心这样宝宝会着凉,咱们试试另一种方式?”,软化语气更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