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关门捉贼”讲的是什么?

36计“关门捉贼”解析 “关门捉贼”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二计,属于“攻战计”范畴,核心是通过切断敌人退路、孤立其势力,将分散或弱小的敌人围困歼灭,避免其逃脱后卷土重来。 此计的关键在于“关门”,即先创造封闭环境,再实施“捉贼”。具体操作分两步: 1. 设“门”围堵:通过占据险要地形(如断其粮道、封锁隘口)、部署兵力形成包围圈,或利用敌方内部矛盾制造孤立局面,让敌人失去撤退、增援的通道。例如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白起先诱赵括军深入,再派奇兵截断赵军粮道与退路,形成“关门”之势。 2. 精准“捉贼”:待敌人陷入绝境、军心涣散时,集中力量歼灭,避免盲目追击导致敌人逃脱。需注意“贼”通常指小股、分散或战力较弱的敌人,若面对强敌,需先削弱其势再“关门”,防止反被突围。 该计不仅用于军事,也适用于生活与商业,比如商业竞争中阻断对手供应链、围堵市场渠道,或解决问题时先控制关键环节、避免矛盾扩散,核心逻辑是“围而歼之,杜绝后患”。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