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加班耗尽你心里的光

林默长期加班,身体不堪重负,曾在公司卫生间因胃出血吐得站不起来,医生诊断为过度疲劳。但此前领导还夸他“凌晨两点交稿敬业”。他一直把“拼命”当成勋章,实则在慢性自杀。每次改稿他都苛责自己能力差,缺席同事聚餐还觉得别人笑他孤僻。心理老师指出这是自我攻击的循环模式,即把外界压力全转化为对自己的苛责。 改变从承认“我有限”开始。第一步,林默在办公桌贴便利贴“我的健康价值千万”。当领导深夜发需求,他用模版回复“这部分需要评估排期,明早10点同步方案”,意外得到领导夸赞“更了”。第二步,设置“焦虑垃圾桶”,每当冒出“我太差劲了”的念头,就写纸条丢进铁盒,月底发现80%的担忧从没发生。 最终,上周体检报告出来,他摸着光滑的胃镜报告单哭了。这表明他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会因自己燃烧自己而变得温暖,要护住那簇微弱的烛火,才能看见真正的路。他成功打破自我攻击的循环,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内心感受,不再盲目地自我苛责和过度消耗自己,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了新的平衡,开启了更健康、更积极的人生模式。这种经历和改变对其他可能处于类似自我攻击状态的人具有借鉴意义,提醒人们要关注自身健康,合理应对外界压力,避免陷入自我伤害的循环。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