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否存在心理内耗,可观察以下典型表现: 过度反刍过去 反复回想已发生的事:“当时要是不说那句话就好了”“那次失误是不是让别人觉得我很笨”。明明事情已过去,却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细节,陷入自我批判的循环。 对未发生的事过度焦虑 习惯性设想最坏结果:“明天汇报会不会忘词”“拒绝别人会不会影响关系”。被“万一”“可能”裹挟,明明还没行动,就已因脑补的压力感到疲惫。 自我否定式纠结 做决定时陷入“两难陷阱”:选A怕错过B的好处,选B又担心A的优势,甚至小到“今天穿什么”都要纠结半小时。最终要么拖延逃避,要么做完后立刻后悔,消耗大量精力。 行动力与想法脱节 心里计划满满,却总被“做不好怎么办”“太麻烦了”等念头困住,导致行动停滞。比如想学习却刷手机,事后又因浪费时间陷入自责,形成“想做→没做→愧疚→更不想做”的内耗闭环。 若以上表现频繁出现,且让你常感到莫名疲惫、情绪低落,甚至影响睡眠和日常效率,可能就是心理内耗在悄悄消耗你。内耗的核心是“自我对抗”——大脑像两个小人在打架,而你既是战场,也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