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倾听能力?

提高倾听能力的核心,是从“被动接收声音”转变为“主动理解信息与情绪”,可通过以下4个具体、可落地的方法练习: 一、先“管住自己”:避免3个倾听误区 很多时候不是“听不见”,而是被自己的行为干扰了理解: 1. 不提前“预判”内容:对方刚开口,就心里预设“他肯定要抱怨工作”“这话题我不感兴趣”,导致后续内容听不进去。试着先放下偏见,哪怕话题不熟悉,也先完整接收。 2. 不“边听边想回应”:对方说话时,别着急在心里组织“我接下来该说什么”,否则会漏掉对方后半段的关键信息(比如朋友说“我最近加班多,还总出错”,你若忙着想“要劝他休息”,可能会错过他真正想表达的“需要认可他的努力”)。 3. 不做“分心动作”:听人说话时,别频繁看手机、翻文件或打断对方。这些动作会让对方觉得“你没重视我”,哪怕你听进去了,也会影响沟通氛围。 二、用“身体语言”传递“我在认真听” 身体信号能让对方更愿意敞开心扉,也能帮自己集中注意力: • 保持“专注姿态”:面对对方,身体微微前倾(不用过度),眼神自然看向对方(不是紧盯,可偶尔移开避免压迫感),避免背对着或侧身玩手机。 • 用“小动作”回应:适时点头、轻声说“嗯”“我懂”“然后呢”,让对方知道你在跟上节奏,比如朋友说“那天加班到11点”,你点头说“确实太晚了,挺累的”,对方会更愿意继续说。 三、关键一步:用“复述”确认理解 这是避免“听错”的核心技巧,尤其适合工作对接、需求沟通场景: 1. 抓“核心信息”复述:听完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对方的“需求/观点/情绪”,比如同事说“这个方案明天要交,但我这边数据还没齐,可能需要你帮忙查一下A部门的数据”,你可以复述:“所以你需要我今天帮忙查好A部门的数据,确保你明天能完成方案提交,对吗?” 2. 重点确认“模糊点”:如果对方表达不清晰,别猜,直接问具体信息,比如“你说‘下周需要反馈’,是下周五之前,还是下周三之前呀?”,避免后续因信息模糊出错。 四、长期练习:培养“倾听意识” 日常小事里就能练,不用刻意找场景: • 和家人聊天时:比如家人说“今天买菜看到XX菜很新鲜”,别随口接“哦”,可以问“是哪种菜呀?你打算怎么做?”,主动延伸话题,同时锻炼专注度。 • 听别人说话后:花10秒回想“他刚才主要说的是哪件事?有提到什么需求吗?”,比如听领导布置任务后,快速在心里过一遍“任务内容、截止时间、需要配合的人”,长期下来,倾听的精准度会越来越高。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