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某些人相处后,整个人就像被掏空了一样,连刷手机都觉得累。这不是你的错觉,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人和人之间的能量流动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拔河比赛。 想象一下,你身边是不是有这样几种人:一种是永远在抱怨的同事,每次和他聊完天,你都觉得办公室的空调突然变冷了;一种是控制欲超强的亲戚,每次家庭聚会后你都得躲在车里喘口气;还有一种是永远需要你安慰的朋友,但当你需要倾诉时,对方总是刚好很忙。 这些关系就像心理上的"吸血鬼",悄悄吸走你的能量。但有趣的是,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的能量消耗者。比如那个总爱在深夜给朋友发60秒语音方阵的你,或者总想让伴侣猜你心思的你。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样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太擅长自我欺骗了。"他这次肯定会改的"、"她只是最近压力大",我们给自己讲着这样的故事,结果发现故事永远停留在第二章。另一方面是因为边界感模糊,就像让陌生人随便进出你家客厅,还指望他们不会顺走你的零食。 保护心理能量其实有窍门。比如可以试试"情绪防晒霜":设定清晰的交往时间,像"今天只能聊15分钟";或者准备几个"逃生出口",比如"突然想起洗衣机还在转"。最重要的是学会说"不",这不是自私,而是自我照顾——就像你不会把手机用到自动关机才充电一样。 记住,健康的关系应该像乒乓球,有来有往;而不是像保龄球,每次都只有你在捡球。当你开始重视自己的能量账户,神奇的事情会发生:那些消耗你的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而真正值得的人会留下来。毕竟,你的心理能量不是自助餐,不是谁来了都可以随便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