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过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人?你是否见过暴饮暴食,仿佛永远无法满足自己食欲的人?你是否见过不断像恋人索取,吹毛求疵的人? 或许,他们并不想成为你眼中的“异类”,他们只是在补偿“童年的自己”。 有一种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童年报复性补偿心理”,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果我们生活在专制型的原生家庭里,如果童年时的愿望长期没有得到满足,甚至可能因为现如今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都会触发我们防御机制的补偿行为。 适度的补偿可以弥补我们童年的缺憾,补偿我们现在心理需求,但如果你的补偿行为已经影响了现在的正常生活,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势在必行。 正视自己的童年,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遗憾,直面原生家庭的不足,找到需要补偿的“自己”是第一步;正确认识自己表面行为下的潜在心理需求是长期需要坚持的行为准则;最后,找到现在可行的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替代行为或物品是治愈自己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