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四个月时,“我”半夜惊醒查早教机构排名,发现某双语幼儿园要求出生当月登记候补名单,凌晨三点摇醒丈夫哭诉孩子要输在子宫里。直到体检医生指出孩子体重偏低,“我”才想起自己三天没记录哺乳时间,忙着研究八公里外的蒙氏幼儿园,却忘了怀里饿得啃手的婴儿。 有次在早教中心遇到个二胎妈妈,她是儿童心理咨询师。她给哭闹的小儿子换尿布,大女儿把彩泥糊满墙面,她却笑着引导孩子联想。她告诉“我”一个秘诀:每天只规划三件确定性的事,比如让孩子吃够五顿奶,带他摸三次树叶,自己喝满八杯水。 上周收到社区医院短信通知本周接种疫苗,“我”正准备查疫苗品牌差异时,孩子突然抓住“我”食指咯咯笑,“我”放下手机。带孩子去打针路上,“我”看见柳树发了新芽,才意识到上次认真看窗外还是怀孕时。 这件事让“我”明白,不应过度担忧未来不确定的事,而忽略了当下孩子成长中的美好瞬间,应聚焦可控的当下,做好眼前能确定的事,用心陪伴孩子成长,感受生活中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