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识别与应对

回避型人格的核心是对负面评价的过度敏感,以及对社交情境的持久回避,并非简单的“内向”。 典型表现 - 害怕被拒绝,刻意回避社交场合(如聚会、公开发言)。 - 对自身能力过度怀疑,因担心出丑而放弃机会。 - 内心渴望联结,却因恐惧失望而主动疏远关系。 成因 多与早年经历相关:如反复被批评否定、情感忽视,或重要关系中遭遇拒绝,逐渐形成“自我保护式”回避模式。 自我调整技巧 1. 小步暴露法:从低压力社交开始(如和店员多聊一句),逐步积累积极体验。 2. 认知重构:记录负面想法(如“他们会觉得我无聊”),用事实反驳(如“没人持续关注我”)。 3. 允许不完美:接受“被讨厌是自由”,社交中不必追求绝对妥帖。 若回避行为严重影响生活(如无法工作、维持关系),建议寻求帮助,通过心理咨询重建安全的人际体验。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