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入职第一年,在科技公司当开发工程师。团队常加班,老板总说“这个小项目,你负责赶完吧”。我觉得是新人的机会,都硬着头皮接。结果过度负荷导致失眠,项目质量也下滑。 同事小王看出来了,分享她的故事——曾因没拒绝额外任务而 burnout(精疲力竭)。我意识到需要调整。试着在一次 sprint 会议中,经理提出新需求,我说:“这提议很关键,但我现在精力集中在前一个模块上,如果再加新活,可能影响整体进度。不如我们把重点调整下,下周再讨论优化方案?”我语气温和,带点儿微笑,强调团队利益而非个人回避。经理不但没怪罪,反而夸我,并减少了分配。 心理学角度看,这叫设置边界而不伤关系——通过强调“我们共同目标”来 soft launch(温和推出)拒绝。现在,我用这个策略处理各种职场 request,如拒绝无意义会议时:“这内容我支持,但目前手头优先级高,我整理要点发给大家参考吧?”同事反馈更积极了,人缘变好。 反思后,秘诀在于:拒绝时加上可行方案,别让对方觉得被推开;核心是控制节奏而非拒绝本身,这基于认知行为原则,减少焦虑循环。职场中,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从小事开始拒绝,不仅能保护自己精力,还能体现你的职业素养,让别人更喜欢和你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