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情绪被看见的时候,情绪就能被安静

心理学对情绪的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以生存为目的而产生的一套信号系统,其背后是一份能量。问题背后都有一份资源,问题一直都会存在,我们无法消灭问题,但我们可以学会使用问题背后的资源。 负面情绪的出现是在提醒你,得做点什么了。当你感到焦躁时,是情绪在提醒你要珍惜当下,因为焦躁源于恐惧;当你感到生气愤怒时,是情绪在提醒你要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利与界限。当你能意识到情绪的发生,当你能清晰的表达你的情绪而不再是情绪化表达时,你就能用情绪资源来获得更高的生命质量。 我是吃过情绪的亏的,端午节的时候,女儿跟着爸爸出门,我也愿意尊重女儿的选择,之所以生气问题还是得回到娃儿爸身上,头天晚上让别出去玩了,我们可以沟通一下,他非去不可,好吧去就去了,去到半夜回来叫开门我没接到他电话,我确实很疲惫睡着了,后来是别人打电话来让挪车才把我吵醒,看到他的未接打过去被他说了一句我在门口站了半小时了,我瞬间很有情绪,第二早娃早早醒来,我带着出去打算买点粽子,毕竟过节嘛不能让爷爷空手而归,只是去了后人家买完了没买成,别的又不好吃,所以娘俩就回来了,回来了还没起床,我又忍耐给娃做了早餐,娘三早餐吃好了也不起来,我便去收拾行李,差不多装好了,他起来说姑娘要跟他走,我情绪憋不住了只能发泄,最后带着二宝回了娘家,公公上来不明所以然的就责怪我脾气差,我们早晨出门三个小时到娘家到晚上十点多才假惺惺的打电话过来,我一是没接到二是气不过没给回,后来他们去完回来来找我们,打电话给我爸问在哪,连个称呼也没有就问在哪,那种不尊重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我气愤就打电话给他埋怨了几句,因为这个事他们进来后我就是不愉快的,但不管怎么样,从他们进门我和爸妈就在厨房张罗吃的,吃完饭娃儿爸说要去接人就走了,我问女儿爸爸走了你怎么不去,这姑娘哇的一声就开始哭,爷爷立马告知娃儿爸,娃儿爸接着就打电话来责怪我妈,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来问是谁说的,结果爷爷站起来眼珠子要蹦出来的吼我一台,女儿吓得直哭,我急得无处可诉,爸妈也蒙圈了……我问谁说的,爷爷心虚只能站起来吼我了,责怪娃儿跟着爸我都不得,我无奈极了,我姑娘成了这场战争的靶子,射向我最尖锐的靶子!我可悲可笑呀,自己生的娃连说两句的权利都没有,爷爷说他就是不得,我觉得爷爷越界了,随后他又说他们从进门我就不高兴,以前我不是这样的,天!我连情绪都不能有,这是什么样的家庭,习惯了什么都取悦你,忽然不取悦你了就成大逆不道了……我也因为很有情绪而没能得到释放挨了他们的反噬,所以情绪管理很重要呀! 情绪的产生通常会有一个触发事项,可以通过4W1H分析法进行梳理:When、Where、Who、What、How much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情绪习惯,就需要有意识地觉察并逐渐形成习惯,觉察是让你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从无意识的自动反应到能自我掌控,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从容面对生活中更多的挑战。 任何理由,都不可以成为你绑住生命能量的理由,不管你遇到谁,经历了什么,见过什么人,受过什么创伤,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你的生命更绽放。所以,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并不是因为我的存在,而是没有我你也会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情绪的存在是消灭不了的,我们要做的是熟悉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那么,情绪管理的五个步骤是: 1.识别自身情绪(看见即自由,人的改变从看见并承认事实开始) 2.妥善管理情绪 3.自我激励 4.认知他人情绪 5.妥善协调人际关系 情绪上头的时候去解决问题,问题就一定解决不了。情绪越乱,越要靠近让你平静的东西。远离消耗你的关系,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对于情绪,首先看见,然后接纳,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思维,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当情绪被看见的时候,情绪就能被安静。 抱怨的本质其实是我们将问题外部化,寄希望于别人改变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抱怨从来无法推动别人改变,反而会加剧彼此的冲突,因为对方不会感同身受,怨天者无志,怨人者心穷,当我们不再依赖别人改变,我们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真正的情绪稳定不是压抑,是能够温和地表达感受,及时沟通问题,主动解读误解和冲突,而不是选择逃避。坦诚地说,有时候我也是个无力的孩子,只有先成为自己,才能成为别人的某某某。时间从来没让我忘记任何人和事情,我只是不在乎了。 如果我们是亲密爱人,我们就能一起面对问题;如果我们是亲密敌人,我们就是彼此的问题。你越想要争,就越要静;你越想要急,就越要稳。掌控,并不是把一切都安排得完美,而是在混乱中,你知道自己可以一点点来,可以不慌,你不必立刻变得强大,但愿你不再一次次把自己留在原地,这不是为了要去赢什么,而是想带自己,走出困住自己的那一步。只要内心坦荡无愧,就无需惧怕任何人的离去,有些告别,不是失去,而是成长。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