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化推理?

什么是情绪化推理? 用通俗的话讲,情绪化推理就是“跟着感觉走,把情绪当事实”——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一定能证明事实是什么样的,而不管客观证据如何。 简单说:不是“事实→产生情绪”,而是“我感觉是这样→所以事实就是这样”。 例子(生活中很常见): 1. 学生党:考试前心里特别慌,觉得“我肯定考砸了”。哪怕平时成绩不错,复习也到位,但就是因为“心慌”这个情绪,认定自己一定会失败。 2. 职场人:开会时没敢发言,心里很沮丧,就想“我果然是个没用的人,连话都不敢说”。实际上可能只是当天状态不好,平时沟通能力并不差。 3. 社交中:和人聊天后突然觉得“刚才好尴尬”,越想越难受,就认定“对方肯定觉得我很笨,不想再理我了”。但其实对方可能根本没在意,甚至觉得聊得还行。 4. 自我否定:某天起床后莫名低落,就想“今天肯定会是糟糕的一天”,然后带着这个想法做事,果然处处不顺(其实是情绪影响了状态,而非事实真的糟糕)。 核心特点: 情绪成了“裁判”,而不是“信号”。比如: • 不是“这件事难→我有点焦虑”,而是“我焦虑→这件事一定办不成”; • 不是“被拒绝→有点难过”,而是“我难过→我肯定是个不被喜欢的人”。 本质上是把“当下的情绪感受”直接等同于“客观事实”,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