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成长的旅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一件小事,就能让情绪翻江倒海—— 一会儿觉得自己很好, 一会儿又突然失落、焦虑、怀疑自己。 在这样的生活里,人最需要的, 是一种连贯、稳定、平静的力量。 不是风不吹,不是雨不下, 而是即使风起云涌, 我依然知道我在哪里,知道怎么回来。 那么,这样的力量,究竟从哪里来呢? |【关于镜映:自体的起源】 在生命最初,"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一个人,是通过重要他人的眼睛,慢慢看见自己的。早期养育者的注视、回应、理解, 就像一面温柔而稳定的镜子让我们感知到: 我存在。我被看见。我值得被爱。 这种信念,不是靠逻辑推演建立的, 只能在真实的镜映体验中,一点点生长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 很多人“理论上知道自己很好”, 但情感深处,依然难以真正相信。 |【如果早年的镜映不足呢?】 如果成长中未能获得足够的看见与回应,怎么办? 没关系。 在后续的人生里, 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新的、稳定的镜映关系, 来修复受损的自体,发展出新的自体稳定性。 这些关系可能是: 🌿 稳定且尊重边界的伴侣 🌿 深度理解的朋友 🌿 咨询室中,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修复性关系 |【从“被看见”到“自己看见自己”】 通过这些关系,我们逐步将外界的镜映, 内化为自我支持。 从“我需要被看见”, 到“我可以自己看见自己”。 在生活中: ●遭遇批评时,能容纳反馈,同时保有自我肯定; ●经历挫败时,能汲取经验,而非一味自我否定; ●面对拒绝时,能理解他人,也不放弃对自身需要的承认。 |【一个拥有稳定自体的“我”】 一个拥有稳定自体的“我”, 不是一张纸片,一点风雨就被吹散; 不是一块磁铁,总想附着在强者身上; 也不是一面奖牌,必须被他人认可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 那个"我",是一个独立、有根系的生命体: 也许外表并不繁茂耀眼, 但地面之下,有着扎实而深远的根。 无论外界如何风起云涌, 在内在深处, 始终有一股连贯、稳定、一致性的力量。 起初,这面镜子在外面, 是父母、伴侣、朋友、咨询师的眼睛。 后来,这面镜子慢慢长在了我们的心里, 成为了自体的一部分。 于是, 无论世界如何变幻, 我都能看见自己,确认自己, 并温柔地,爱这样的自己。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