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聊到表扬的伤害,前天谈到批评的负面影响,那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相对更好呢? 阿德勒说:表扬和批评本质上都是自上而下的操控。那么哪种方式可以尽量避免操控对方呢? 我觉得或许“沟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沟通,传递彼此的信息、思想、情感和需求,从而实现反馈、理解和求同存异。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与此同时,我们也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理解对方的想法和需求。 或许单单这样解释,有点难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前几天的一个例子,或许能有所参考。 几天前嫂子过生日,我带着果果和然然一起到嫂子家里吃蛋糕。嫂子有个上一年级的小女儿依依,果果大班,然然小小班。三个孩子年龄都不大。 他们吃完蛋糕就开始玩了。当我们发现的时候,正好果果和然然正在抢一个玩具。然然虽小,也毫无示弱,甚至还抓了哥哥。 当玩具到了果果手上后,突然依依对着果果大声喊:“你没有经过我同意!”果果沉默。 于是,我妈引导果果:“果果,问一下小姐姐。” 果果突然委屈地说:“我问了好几次了。” “但是,我没有同意!”依依带着哭腔喊。 这种时候,你们会怎么做? 教育依依作为姐姐要让着弟弟?我想这种方式是很多家长会选择的一种解决方式——“你是姐姐,你让着点弟弟,有个做姐姐的样子。” 怎么样?感觉熟悉吗?可是,实际上依依也才一年级。她也只是在宣誓自己对于这个玩具的主权。 而且事实是,当大人让她让着点弟弟的时候,她的情绪变得更加激动,反抗的声音更响,眼泪流得更多了。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未被压抑的生命,我有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 那么,是应该批评果果在没经过姐姐的同意前不能玩姐姐的玩具? 可是他已经问了很多次。所以当我妈引导他问一下姐姐时,他也觉得很委屈,并觉得没有用,眼泪一下子也流了出来。 如果继续按照上面两种方式来处理,恐怕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于是我说:“这件事情,确实让我们大人不知道怎么办。” 我对着果果说:“你已经问过姐姐几次能不能玩,但是姐姐还是不同意,是不是?” 我只说出了实际情况,果果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了。 然后我对着依依说:“弟弟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玩你的玩具,是不是?”依依疑惑地看看我,但情绪也稳下来了。 接着,我又对着果果说:“这玩具是姐姐的,她有权利是否同意给你玩。对不对?” 紧接着对着依依说:“可是,弟弟问了你几次,你还是不同意。弟弟觉得很难过。” 这个时候,然然一声不响地在旁边摆弄玩具,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问果果:“是不是姐姐不给你玩,但却给妹妹玩,所以你更加难受了,对吗?” 情绪已经有所缓和的果果,再次流下眼泪,并点点头。 其实这个时候,整个事件的经过已经非常明了。在事实的表述中,在情绪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中,几个人的情绪已经慢慢下来。 如果没有其他言语的加入,事态已经是可控了。 最后我选择给他们几个都买一个这样的小玩具。 所以,当我们尽力表述事实,表达当时的感受,说出内心的需求,才能尽力不让每个人的情感和需求受到压抑,这才是沟通的本质。 ❤️……愿在被珍惜的岁月中, 越来越看清、接纳、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