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职场的催熟剂:像种水稻一样打磨你的能力

“三年主管五年总监”的毒鸡汤灌了“我”七年。熬夜改 PPT 到心绞痛时,看到老家暴雨冲垮田埂,七十岁的三叔正赤脚踩泥巴垒水坝,且坚持自己经手,认为急不来。 水坝照片钉在电脑前,“我”看着自己密密麻麻的“能力提升计划”,意识到像把化肥撒进稻田,秧苗却烧死了。三叔种有机稻坚持“一季只做一件事”,育苗时不贪心插秧,抽穗期不忙着引水。 “我”开始用种稻思维梳理职场: 1. **育苗期(0 - 3 年)**:扎根基础技能,像关注秧苗间距一样专注眼前任务。 2. **分蘖期(3 - 5 年)**:如水稻发新枝,尝试带新人、跨部门协作。 3. **灌浆期(5 年 +)**:专注核心优势,像饱满的稻穗低头沉淀。 上个月“我”推掉了数据分析课,主管惊讶,“我”指着他送的稻穗标本,表示等这批项目“收割”完,再开新田不迟。现在每晚留一小时专注写行业报告,意外获得大客户推荐。 慢熟的稻米最香,职场中不应被速成的观念所左右,而应像种水稻一样,遵循生长规律,在不同阶段做好相应的事,专注生长,这样才能自带光芒,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我”从三叔种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调整自己在职场中的发展节奏,不再盲目追求快速提升,而是根据自身所处的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升能力,最终取得了意外的收获,这也证明了种稻思维在职场发展中的有效性。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