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中的关键技巧

角色扮演的本质是给内心未被看见的部分一个说话的机会-他让我们在假装中触摸真实,在成为别人时更懂自己。正如戏剧疗愈领域的名言,当你穿上角色的外衣反而能脱下防御的铠甲。这种以假见真的魔力正是角色扮演中在疗愈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实施中有以下关键技巧: 一,角色选择的灵活性。 不强迫参与者必须扮演某个角色,可提供选项,如你想扮演批评你的声音还是被批评的自己或允许从观察者开始,先看他人扮演再决定是否加入。 二,场景的安全虚构性。 明确告知这只是表演,不是真实发生。例如我们现在要演一场被老师误会的戏,但记住这只是假设。你可以在这里说任何在现实中不敢说的话。 三,引导而非控制。 引导师的角色是推动者而非导演,例如当参与者卡住时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如果你是这个角色,现在想说一句什么话,而非直接规定你应该骂他。 四,结束后的落地整合。 表演结束后通过分享环节帮助参与者连接现实。刚才扮演严格的爸爸时你的声音很抖,这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吗?避免演完就忘,让体验转化为认知。 角色扮演几乎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和群体,尤其对以下群体效果显著:儿童,青少年,成人以及特殊群体。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