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疲惫中的新生:一个妈妈从崩溃到平静的路

刚当妈妈的那段日子,“我”像被卷入漩涡的船,照顾新生儿、应付家务,还要处理工作琐事,身体和精神都极度疲惫。每晚凌晨喂奶后会不自觉流泪,总觉得自己在硬撑。孩子满月那天,“我”晕倒在厨房,这让“我”意识到再不改变会拖垮全家。 自救的第一步是正视问题。“我”学习心理学中的“自我关怀”,对失败宽容,列出每日精力预算,只做最重要的事,如喂奶、午睡和陪孩子玩耍,其他打扫等交给家人或请小时工。老公起初担心,但“我”解释精力像油箱,空了就得检修。“我”实施“微休息法”,孩子打盹时“我”闭眼小睡或听轻音乐。同时,“我”重塑支持网,加入社区宝妈群,参加线上分享,发现疲惫是妈妈们共通的挑战。 恢复的关键是找回自我。“我”重拾爱好,每天花30分钟画画或散步,这不仅能充电,还增强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三个月后,“我”不再是那个总哭泣的妈妈,孩子也变得更开朗,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平静的“我”。 自救的真理是在油尽灯枯前主动停一停,安排时间给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让爱走得更远。 当妈妈面临多重压力时,要学会正视问题、合理分配精力、建立支持网络并找回自我,这样才能摆脱疲惫,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和家庭。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