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缺吃穿却依旧感觉不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不一样,有的人比以前的自己更好就觉得幸福,有的人要比别人更好才觉得幸福。但是两种幸福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比较出来的。 但是跟别人比较的人很难幸福,因为他总会找到比自己更好的人去比较,那结果就是觉得自己一直不幸福。 跟以前的自己比较的人比较容易幸福,只要比自己以前好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曾经的苦难对今天的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幸福基础。 感觉到幸福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经历过苦难,才会感受到幸福。 50后的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对现在的生活就感觉比较幸福,60后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跳出农门,他们也比较能感到幸福。在改革开放前出生的人对比现代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幸福的定义也更低一些。越是中国富裕后出生的人对幸福的标准越高。 所以经历过的苦难是幸福的一条基线,苦难过去了你就感觉幸福。如果一出生就很幸福,那他对幸福没概念,这种程度的幸福成为了基线,要更多更高程度的幸福才能感到幸福。而这种超出日常幸福过多的幸福是很难得到的,所以他们就很难感到幸福。 2.有适当的仪式感。 同样是吃米饭,大多数人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他忽略了这个大米不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朝代、每一年年代都能够吃得上的,要是把生活过得过度随意了,就容易缺少了对幸福感的觉察。 3.感恩自己拥有的。 很多人感受不幸福,是把目光锁定到了自己没有的东西上面,而忽略了自己有的。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