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真爱,也许是“创伤吸引”

我们常常误以为,人们在选择伴侣时,一定看对方外在优不优秀,除了学历、工作、样貌这些外在标准外,表面意义上的匹配来说,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真正吸引一个人的,是两个人的内在世界的匹配度,更准确一点的说:内在世界受伤的相似性。那些彼此袒露创伤的时刻,才是重要的联结时刻。 - 我们更容易被对方的脆弱和破碎所打动。我们更容易和更愿意站在一个能够给对方带去价值的角度,去心疼对方,就像心疼我们内在受伤的小孩一样,这样才能开启我们爱的动力、好奇心、关注和照顾的力量。 - 两个同样经历过相似创伤的人,会在心理层面,引发更多相似、共鸣和同频性。当袒露创伤后,得到对方充满情感的回应,就会体验到深深的联结感。 两颗受伤的心在那一刻被温暖、被镜映,就有一种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的感觉。 当两个人相互“看见”,于是就感觉对方对自己来说,就是最特别的人。 - 创伤吸引,会产生“心理可视性”。心理可视性,是两个精神生命深度相遇的体验,是自我改变的前提,也是疗愈发生的时机。 - 但是,这样的关系却不一定长久和稳定,一开始双方的情感浓度很高,确实找到了同频的知音的感觉。但相处中,“创伤吸引”可能会导致分手的结局。如果不加以觉察和个人成长,那就只能是两个伤口对伤口的关系。 - 创伤的暴露,是深度关系的开始,但不足以支撑一段关系走下去。如果只是寄托于对方成为自己的疗愈者,而全然不对自己的个人创伤负责,就会陷入对痛苦的沉溺中,无法支持对方。用创伤吸引来的人,最终又会陷入“创伤联结”的共生纠缠里。 - 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包括积极的情绪反馈,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还要投入诚意地帮助,支持彼此成为更独立的自己,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