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

想要一个人爱你的秘诀,就是拼命对自己好。 原创 子昂龙 努力成为学习课代表 2025年07月04日 15:12 江苏 9人 网友提问:为什么我事事考虑他人感受,但他人好像从来不考虑我。我时常感觉委屈,感觉很少人真正爱我关心我?我好像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喜好、毫无特性,仿佛对什么都无所谓。回答:讨好他人放弃自我,无法获得真正的爱。你渴望从“讨好他人”的疲惫循环中挣脱出来,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这种渴望本身就是爱自己的开始。萨提亚模式的核心是提升自我价值感,建立和谐一致的沟通姿态,这恰恰是“爱自己”的完美实践框架。你渴望的明确喜好、独特个性、自在外表,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中找到路径。让我们一步步来探索:萨提亚模式的核心:冰山理论与沟通姿态1. 冰山理论: 行为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下面隐藏着更深层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生命力、精神、灵性、核心自我)。爱自己,需要深入探索自己的冰山。2. 沟通姿态: 萨提亚总结了四种不一致的生存姿态(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和一种健康的一致型沟通。爱自己,就是从“讨好”等姿态转向“一致型”。如何用萨提亚模式在生活中实践“爱自己” 1. 深入探索你的“冰山” - 认识真正的自己 (明确喜好,了解特点) 实践方法: 觉察感受: 当你在做决定、与人互动、独处时,停下来问:“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是开心、委屈、愤怒、平静?)是什么触发了它?我身体哪个部位有感觉?” 举例: 朋友约你去看一部你不感兴趣的电影,你习惯性地说“好啊”。这时停下来,觉察内心:是否有一丝不情愿?身体是否感觉紧绷(可能是抗拒)?诚实面对这份感受,它就是你的“不喜欢”。 检视观点: 你的想法、信念是什么?这些观点真的是你自己的,还是别人(父母、社会)强加给你的?举例: “我必须让所有人都喜欢我”(讨好的核心信念) VS “我有权被喜欢,也有权不被某些人喜欢,这很正常”(健康的观点)。问自己:“这个观点对我现在的生活有帮助吗?它服务于谁?” 探索期待: 你对自己、对他人、对情境有什么期待?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不现实的?举例: 期待自己“永远不犯错”(不现实,导致自我苛责) VS 期待自己“能从错误中学习”(现实,促进成长)。明确“我真正期待自己在这件事上获得什么?” 连接渴望: 这是人类共通的深层需求:被爱、被认可、被接纳、安全感、自由、意义感等。举例: 当你讨好他人时,深层渴望可能是“被接纳”或“安全感”。爱自己,意味着承认并直接滋养这些渴望,而非仅仅通过讨好他人来间接满足。 触碰自我: 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的生命力、独特性在哪里?举例: 在安静独处时,感受“我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无关乎成就或他人评价。冥想、接触大自然、做真心热爱的事(即使不擅长)都能帮助你连接这个部分。 2. 从“讨好”转向“一致型沟通” - 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实践方法: 识别讨好行为: 留意自己何时会习惯性地说“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去迁就他人?何时会过度道歉?何时不敢表达不同意见?何时会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取悦别人? 练习暂停与呼吸: 在习惯性讨好前,暂停一下,做几次深呼吸,回到自己的身体和感受。给自己思考的空间。 学习表达“不”和设定界限: 举例 (工作): 同事习惯性在下班前把工作丢给你。讨好模式: “好的,没问题,交给我吧!”(内心委屈)。一致型沟通: “我理解这个任务很急(承认对方)。我手上正在处理X项目,今天下班前必须完成它(表达自己的现实/需求)。 我最早明天上午X点可以开始帮你处理这个,你看这样来得及吗?(提出解决方案/设定界限)” 举例 (社交): 朋友邀请周末聚会,你很累想休息。讨好模式: “好啊,一定去!”(内心疲惫)。一致型沟通: “谢谢你的邀请,我很珍惜和大家相聚的时光(表达欣赏)。这周我感觉特别需要一些独处时间恢复精力(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需求)。 这次我就不参加了,希望你们玩得开心!下次再聚?(表达拒绝 + 善意)”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使用“我”句式:“我感觉...”,“我认为...”,“我需要...”。举例: 在讨论餐厅选择时,不再只是“我都行”,而是说:“我感觉今天很想吃点清淡的,我提议我们去试试那家新开的素食餐厅好吗?”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明确自己的决定是基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被动反应或取悦他人。举例: 选择一份自己热爱但收入略低于父母期望的工作时,可以说:“我理解你们希望我有更稳定的收入(承认对方感受)。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这份工作能带给我更大的热情和成长空间,我选择接受它(清晰表达自己的决定和理由)。” 3. 滋养你的“自我” - 发展特点,关注外表 (作为自我关爱的表达) 实践方法: 投入让你真正愉悦的活动: 基于你探索出的“喜好”,而不是“应该”或为了展示给别人看。举例: 喜欢安静就安排独处看书、画画;喜欢热闹就主动组织聚会;喜欢运动就坚持去健身房或户外跑;喜欢烹饪就研究新菜谱。关键是:做这件事时,你内心感觉是充盈的、享受的,而不是为了发朋友圈或证明什么。 培养和发展你的独特之处: 你的幽默感、你的共情能力、你的逻辑思维、你的动手能力、你对某领域的热情... 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精进它。举例: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植物很有感觉,可以深入学习园艺知识,打造自己的小花园,这成为你独特的闪光点。 关注外表 - 作为爱自己的仪式感: 出发点转变: 从“为了让别人觉得我好看/有吸引力”转变为“为了让自己感觉舒适、自信、有活力”。是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 行动举例: 穿着: 选择让你身体感到舒适自在(面料、剪裁)的衣服,颜色和款式是你真心喜欢的,穿上后让你感觉“这很像我”。 仪容: 认真洗脸、护肤、梳头,不是因为怕别人嫌弃,而是享受照顾自己的过程,欣赏镜中健康、有精神的自己。 健康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吃让自己身体感觉良好的食物、适度运动。这些是爱自己身体的基础。举例: 不再为了追求极瘦而节食,而是选择营养均衡的食物,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活力。 创造愉悦感: 喷一点喜欢的香水、戴一件有意义的饰品、化一个让自己心情变好的淡妆。重点: 做这些时,关注自己的感受——“我喜欢这个味道/这个颜色/这种感觉吗?” 而不是“别人会怎么看?” 日常小练习“我选择”练习: 在日常小事中,有意识地使用“我选择”。例如:“我选择现在关掉手机休息一会儿”,“我选择吃这份沙拉因为我觉得它对我的身体好”,“我选择穿这件衣服因为它让我感觉舒适自信”。每日自我关怀时刻: 哪怕只有5分钟,做一件纯粹滋养自己的事:喝杯热茶静静品味、听一首喜欢的歌、做几个深呼吸伸展、写一句肯定自己的话。记录“冰山日记”: 当有强烈情绪或冲突发生时,尝试写下: 行为: 我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感受: 我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表层和深层) 观点: 我当时在想什么?有什么信念? 期待: 我对谁(自己/他人)有什么期待? 渴望: 我内心深处需要什么?(被爱/被尊重/安全感...) 自我: 此刻,我如何连接我的核心价值/生命力?爱自己并非自私的终点,而是你与世界建立真实关系的起点。 当你停止把自我价值抵押在别人的认可上,那些独特的喜好、真实的外表、坚定的边界,都会成为你内在生命力的自然流露。萨提亚模式就像一把钥匙,帮你打开内心被“讨好”锁住的门,让你看见里面那个值得被深爱的自己——不是因为你完美,而是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已足够完整。当你成为完整的圆,便不再需要他人的碎片来填补空虚。 愿你在探索自己的旅程中,每一步都带着温柔和坚定。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