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一段关系不合适,却还是像上瘾一样戒不掉。明明对方没那么好,甚至可能让你痛苦,可你就是放不下,甚至越陷越深。
不是你不够理智,也不是你太恋爱脑,而是这段关系里,藏着让你「上瘾」的底层逻辑:不确定性的奖赏。
其实,真正让人上瘾的异性关系,从来不是稳定的,确定的,毫无波澜的,或者爱的有多深,而是那种忽冷忽热,若即若离,让你猜不透的感觉。这种未知,这种「未完成感」太强了,让你停不下来。
而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最致命的就是上瘾,欲罢不能,谁令人难以拒绝,谁就把握了主动权,谁就无可取代。
上瘾的本质
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的交替折磨。人最放不下的,从来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那些「差一点」就能得到,却又始终得不到的。
心理学上有个「蔡格尼克效应」:几乎所有人,都会对未完成的事情记忆更深。说白了就是,不确定性比确定性更让人上瘾。
1丶为什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对暧昧上瘾?就是因为它永远停在「即将得到」的边缘。
对方偶尔的热情让你觉得有戏,偶尔的冷淡又让你不甘心放弃。这种拉扯感,比真正的恋爱更让人上头。
而一旦关系确定,那种追逐的快感消失,很多人反而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真正让人上瘾的,不是那个人本身,而是那种「不确定他是否属于你」的刺激感。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每天固定时间给你发消息,内容千篇一律,态度始终如一,你会期待吗?不会,因为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大脑很快就会厌倦。
但如果有一个人,有时候热情似火,有时候又冷淡疏离,你反而会开始琢磨: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喜欢我?他为什么如突然变了?
这种不确定性会激活你的「奖赏系统」让你不断投入情绪和精力去解读,去猜测,去期待。
「间歇性强化」说的就是奖赏是随机出现的,而不是固定的,这时候人反而会更执着。
痛苦
才是让人上瘾的根本。那些让你最难忘的关系,是不是都伴随着痛苦?
人有时候挺奇怪的,平平淡淡就觉得无趣,自己难受,痛苦反而刻骨铭心。为什么会这样?
2、因为痛苦会激活你的「损失厌恶心理」。失去100块的痛苦,远大于得到100块的快乐。所以,对方忽冷忽人时,你不是因为爱他而放不下,而是因为害怕失去他而焦虑。
这种焦虑,会被大脑误认为是「爱」。
其实你分手后念念不忘,不是因为前任有多好,而是因为「失去」带来的痛苦放大了回忆的价值。
越得不到,越想要,是人性里的「稀缺效应」。人有个很贱的心理,越容易得到的,越不珍惜。越难得到的,越觉得珍贵。
所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一个人对你百依百顺,随叫随到,你可能不会感恩,反而很快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如果他偶尔消失,偶尔冷淡,偶尔让你觉得抓不住,你反而会更想证明自己,更想征服对方。
这就是暧昧比恋爱上头,若即若离比死心塌地更让人沉迷的原因。人性就是喜欢追逐,而不是被喂到嘴边的东西。
上瘾的关系
往往是因为你在自我投射。你想过没有?你放不下的那个人,可能根本不是他真实的样子,而是你幻想中的他。
人很容易对自己想象中的爱情上瘾,而不是对真实的人上瘾。
可能对方只是随口说了句你很重要,你就脑补出他深爱你的画面。他偶尔的关心,被你解读成他其实很在乎我。
真是这样吗?如果人家没有明确表达过什么,真相可能只是无聊时找你消遣,或者对你的关心,只是为了给自己攒点福报。你上瘾的,是你自己编织的故事,而不是他本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真正得到对方后,反而觉得失望,因为现实永远比不上幻想。
如何戒掉这种「瘾」?
或者说,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段上瘾却消耗你的关系,该怎么走出来?
承认这不是爱,而是执念。
执念和爱的区别是:爱是希望对方幸福,哪怕与你无关。执念是你必须属于我,否则我痛苦。
用确定性打破未完成感,替代不确定性。
如果一段关系长期让你猜疑,焦虑,那就主动打破僵局,要么推进,要么结束。拖得越久,瘾越大。去靠近那些能给你稳定回应的人,而不是沉迷于那些忽冷忽人的人。
切断间歇性强化,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
停止投入,才能停止上瘾。你之所以对一个人上瘾,就是因为你的生活太空白。当你的世界足够丰富时,任何人都不值得你沉迷。
我最后想说:真正好的关系,不会让你上瘾,而是让你安心。
别把依赖当成申请,也别把痛苦误认为真爱。上瘾是毒,爱是药。你值得的是一段让你平静的关系,而不是一场让你疯狂的幻觉。
一段高质量的,长择的关系,是不需要靠猜忌和不确定来维持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