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非需征服的敌人,而是隐秘的信使

你曾经历过吗?当愤怒如火焰灼烧胸口,当悲伤似潮水淹没呼吸,我们常本能地推开它们,仿佛它们是急需扑灭的火灾。但情绪本身从不是问题——它们是你内心最古老的语言,是未被听见的需求在叩门。 “负面情绪”的迷思:社会常将焦虑、悲伤标记为“负面”,催促我们“积极思考”。这如同要求河流只向一个方向流淌,反而筑起压抑的堤坝。一位来访者曾长期强迫自己“必须乐观”,却在深夜被莫名的恐慌吞噬。当允许自己说出“我现在真的很害怕”,那坚硬的堤坝才裂开缝隙,真实的感受终于得以流动。 情绪背后的信息: 焦虑可能低语:“有重要的东西正受到威胁,我需要安全感。” 愤怒常呼喊:“我的边界被侵犯了,我需要被尊重。” 悲伤往往诉说:“我失去了珍视之物,我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哀悼。” 练习:此刻,尝试为当下最强烈的情绪命名(如:“烦躁”“无力”)。轻声问它:“你想告诉我什么?你需要我为你做什么?” 像对待一个哭泣的孩子般聆听它,而非斥责它不该存在。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