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父母卧室门缝里渗出的低抑争执,又让小小的身影蜷缩在客厅门后。他无声垂着头,仿佛要把自己缩进黑暗角落,避过那无形却锋利的情绪碎片。 父母的情感是孩子心田的土壤。若那土壤常因猜忌与怨怼而龟裂,孩子的安全感便如失水之苗,日渐萎缩。他们习惯将世界的杂音都误解为风暴将至,在人际交往中,或畏葸如惊鸟,或压抑如磐石。在幼儿园里,他总瑟缩在角落,不敢争辩,不敢表达,只将脸深深埋进臂弯,像一只躲在壳里的蜗牛。 父母更是孩子情绪表达的范本。若争执以摔门、冷战收场,孩子便习得了愤怒的嘶吼或沉默的刀锋,不知如何表达真实心意。曾见母亲含泪进房、父亲冷脸离去,他竟也学得动辄将自己关进小房间,任凭门内门外俱是沉默的寒霜。 孩子终将带着父母情感模式的烙印踏入世界。父母的相处方式,常是儿女未来人际关系的底稿。父母若常以冷语相向,孩子或学会在关系中逃避冲突,抑或处处讨好他人,唯恐惹人不悦。他小心翼翼观察老师脸色,同伴稍有不快便惊惶不安。 父母的情感联结,终究是孩子人格形成最原始而深刻的根基。那些无声的龃龉与冷漠,甚至比严苛的训诫更易在孩子心版刻下阴影。若我们尚有心力弥合裂痕,为孩子营造一片情感晴朗的天地,请记得——我们彼此抚慰的每一刻温情,都在为孩子未来的灵魂注入韧性与暖光。 当父母有说有笑地一起准备晚餐,他竟也悄悄跟着哼起了歌,小脸上映着灯光的暖意,仿佛春水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