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拒绝沟通?试试“非对抗式倾听”技巧

青春期的孩子常把自己封闭起来,父母一开口就被呛“别管我”,沟通仿佛成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其实,与其急着讲道理、提建议,不如试试“非对抗式倾听”,用理解敲开孩子的心门。 “非对抗式倾听”的核心是放下评判与说教,专注于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抱怨“今天在学校烦死了”,别急着追问“是不是又偷懒了”,而是先回应情绪:“听起来你特别委屈,愿意和我说说发生什么了吗?”就像接住一个摔碎的玻璃罐,先小心托住碎片,再慢慢拼凑全貌。用点头、简短的回应语(“嗯”“我在听”)保持关注,让孩子感受到“我的情绪被看见了”。 沟通时避免“你应该”“为什么不”这类质问,换成开放性提问。比如孩子说不想写作业,比起指责“不写作业怎么考大学”,不如问:“你觉得现在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想办法?”这种方式把孩子从被审判的位置拉到平等的“战友”立场,更愿意打开话匣子。 此外,尊重孩子沉默的权利也很重要。如果孩子暂时不想说,别强行撬开他的嘴巴,不妨留一句:“等你想说了,我随时都在。”当倾听成为习惯,孩子会慢慢意识到,父母不是对立面的“敌人”,而是永远的后盾。用“非对抗式倾听”搭建桥梁,才能让青春期的沟通从“战争”变成温暖的双向奔赴。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