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看见自己的能力。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你一个人独处,整天对镜贴花黄,顾影自怜,有时候都会一叶障目,陷入一种幻觉中。必须要撞上一些什么别的人、事、物,才会反弹回来,照见自己。 越发觉得人这辈子遇到的任何遭遇、任何经历、任何人都不是为了让你受苦,而是为了让你尽快完成洞察、开悟、趋向自我圆满的过程。男女关系也不例外,而且不夸张地说红尘痴儿女中的很多业,80%都深埋在情关中。 只不过个体有差异化,有的人适合渐悟、有的人天赋异禀,他就更容易顿悟,当然也要有契机才行,在此之前依然是日积跬步。 还是不要太抗拒去经历,预设太多结果,被恐惧裹挟,甚至一棒子打翻一船人,从此断情绝爱。一个人最适合的开悟方法,在不伤害自己与他人的情况下,选择正常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来认识自己。 摸清自己的特点,了解自己的悟性层次,剩下的慢慢地交给时间,踏踏实实去体会各种滋味。 有的人会从两性关系中发现,自己需要的不是他人的补全,而是一个释放魅力的对象,来展示自己的外表、不俗的谈吐、高雅的品味、性感的身材等,而这一面他们在日常其他领域,找不到释放的突破口,这又何尝不是借助爱情来完成一场自恋的觉察呢? 追求美好是一种人类的共同情绪,男女关系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本质上就是一场双向投射游戏,你需要的乐观、积极进取、向上等能在他人身上投射成功,他需要的特质也能够在你身上投射成功,这种双向奔赴的投射,让彼此向更崇高的方向接近。 这样看来,人们需要的不是爱或者被爱,而是被看见。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什么男女关系博弈,什么男女关系价值交换,到了最后你的唯一对手只有自己。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唯一的拥有者和了解者,自己才是自己情绪、回忆、珍贵情感、独一无二、自由灵魂的出口。你的贪嗔痴减弱了不少,少了很多执着,少了他求的渴望,多了更多自我关照,而这份自我关照,让你不论是选择打坐念经,还是砍柴扫地,殊途同归都能明心见性,真的悟透一些智慧,破了情执,从泥潭中走出来。 都说一个独立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爱,我觉得这个词还不那么准确,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能全然看得见自己的人,匮乏也好、不足也罢,都是此时此刻,当下全部的自己。那么就会由衷地长出力量,不管是找人补足,还是自我填满,都有承担跟直面的勇气跟底气。 我经常觉得这种完全尊重自己感受的样子,才更容易具备幸福的能力。 不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漠视自己的感受。戒掉了很多不配得感,置顶自己的感受,允许自己拥有更多情绪自由,而这种自由并不会让自己走向傲慢,甚至在意别人口中对你的偏见,而是自己在自由中找到想要更好的那个答案。 很多人会认为美好的事物要得到都需要反人性,确实如此,但还有一种就是你可以身心内化这种美好,行动跟思维保持一致性去无限接近。总有人因为足够认同,足够笃定,足够坚定从而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一个人能不断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难道不是一种集大成者的幸福吗? 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自己,明白自己的路在哪里,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不评价他人,也不被他人影响,更不会妄图改变他人,自己的志跟道,都自己把握。就像一桌饭菜,里面有一盆馊了的食物,你要做的就是走开,或者换掉,不见得是要忍受的。 但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也许馊掉的食物,反而很美味,适合自己。 人的初始属性都不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点。看见自己之后,就理解了什么叫做知进退,做自己擅长的事,处适合自己的关系,修自己的正缘。 对万事万物生出了宽容之意,慈悲之怀。人这一辈子遇到的人就那么多,这个不行,可能下一个就行;爱情运淡一点,可能身体健康财运旺盛也行。 什么关过到最后都是自己那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