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痛苦往往源于错误的价值观

心理愉悦有价值观带来的部分,心理痛苦也有价值观带来的结果。价值观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一个拥有乐观心态的人,看待挫折的态度,往往与一个悲观心态的人,有很大的不同。乐观者往往发现快乐,而悲观者往往吸收痛苦。一个人的心态,是其内在价值观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给人们积极的影响,而错误的价值观则给人们消极的影响。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持续的心理痛苦,是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带来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心理痛苦,是由于外部的变化,引起了自己的心理反馈。而事实上,外部的事情本身不会让人感到痛苦,而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决定了痛苦本身。坚持错误的价值观,就是坚持让痛苦持续。回想你自己的经历,是不是每一次彻底的蜕变,都来自于思想的猛然觉醒?是不是都来自于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开悟?这些觉醒和开悟,给你带来了新的思想和价值观,让你摆脱了之前的痛苦,迎来了新的突破式成长。思想是价值观的载体,行为是价值观的体现。如果你想告别痛苦,就要找到让自己痛苦的价值观,看看它们是如何产生并影响着你的。不好的价值观,错误的价值观,值得你用实际行动去摒弃。那如何才能找到这些价值观?就是要从你日常的行为中去反推,从你的思想中去发掘。多想想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最常想的东西什么,最让你保持痛苦的想法是什么?这里可以让你更清楚的知道,自己价值观出现的问题。你更倾向于安静还是热闹?在人群中你感到焦虑还是感到舒适?你更喜欢消费还是将钱存起来?相比于存钱,花钱是不是让你感到更痛苦?你更喜欢跟人比较,还是更喜欢跟自己比较?看到和自己一般的朋友,渐渐过得比你好时,你是开心还是嫉妒?深入去挖掘自己面对这些场景的真实反应,往往能看出你的价值观。一个长期拥有嫉妒心的人,他就不太可能真心的为身边优秀的人而高兴。在他眼里,看到别人是比自己优秀就难受。他的痛苦并不是来自于别人比他优秀,而是来自于他见不得人好的价值观。如果不更正这种心态,不摒弃这种心理,痛苦就会一直持续。有可能嫉妒的对象变了,但嫉妒的心理会一直跟随。一个对喜欢抱怨的人,总是会对生活中的任何不如如意都采用抱怨的态度,不停的向他人进行语言的抱怨,不停地输出对人与事输出消极的看法,仿佛整个世界都让他不满意,让他痛苦。而他的痛苦来自于不会欣赏世界的价值观,总是习惯看到世界的阴暗面。这个世界往往不是客观事物,或者他人的言行态度导致了人们心理的痛苦,往往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一个心理痛苦的人,往往具备一些不好的价值观或者价值观。是这些价值观让他们的痛苦延续。要告别心理的痛苦,就应该消除那些让你痛苦的价值观。真正做到用良好的价值观驱动自己,用优秀积极的价值观引领自己。假使一个人拥有的是正确的价值观,他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时,就总能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因此,他所面对的痛苦就会少很多。即便开始的时候很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积极的力量也会使痛苦减轻。很多心理痛苦的根源,往往藏在一个人的价值观里。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