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管理者成为团队的天花板

作为职业规划师,我常遇到这样的管理者:他们抱怨团队“缺乏激情”,却很少审视自己是否为成长创造了土壤。 最近一位美业老板的案例很典型——他坚信员工在偷懒,但真相是:他垄断了所有客户资源,员工只能被动等待分配。这种“引流却不赋能”的模式,本质是将员工工具化。 职业规划启示: 1. 破除“永动机”幻想 激情源于价值感。与其追求“永远干劲十足”的员工,不如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例如:将客户资源按贡献分配,让员工看到努力与回报的正相关。 2. 管理者先做“破壁人” 当团队停滞时,先检视自己是否成了天花板。案例中的老板后来调整策略: • 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帮员工建立自主获客能力 • 设置“客户服务创新奖”,鼓励主动优化流程 员工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流失率下降40%。 3. 迷茫者的行动指南 如果你正陷入类似的职业倦怠: • 向上看:主动沟通资源需求,用数据证明你的价值 • 向外看:参与跨部门项目,拓展能力边界 • 向内看:记录每日微小成就,对抗“无意义感” 职业发展的答案,从来不在“如何让别人更拼命”,而在于“如何共同建造一个值得奋斗的生态系统”。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