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易emo,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三大原因:一是褪黑素分泌使情绪敏感度上升,如同给大脑加滤镜;二是白天防御机制在夜晚松懈,卸下心理“盔甲”;三是黑暗环境激活大脑的消极记忆偏好。 有3个亲测有效的缓解方法:一是设置“焦虑专属时间”,每天白天固定15分钟处理烦恼;二是创造“感官安全包”,准备薰衣草精油、软毛毯和白噪音;三是实践“5 - 4 - 3 - 2 - 1”grounding技巧。要记住,夜晚的情绪并非真实的自己,第二天太阳升起,烦恼会更易面对。 连续加班易引发情绪衰竭,像32岁的人连续加班三个月后会突然对工作失去热情,心里感觉“空”。情绪衰竭有5个危险信号,如周日晚持续性胃痛、看到微信消息提示心悸等。可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采用“三件小事拯救法”,即每天找3个“微小确幸”、设置“情绪隔离时间”、培养“无用爱好”。长期情绪衰竭可能导致抑郁症,若持续两周以上这种状态,建议寻求帮助。 许多宝妈会经历“养育倦怠”,凌晨3点喂奶崩溃大哭是常见表现,完美主义妈妈更易陷入。有“不完美妈妈”的生存法则:建立“情绪急救箱”,存放孩子相关物品;实践“90分妈妈”理论,允许10%失控空间;发明“妈妈树洞时间”,每周固定2小时属于自己。要遵循“飞机氧气面罩原则”,先照顾好自己才能保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