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放弃斗争

本章提出疗愈的终极目标并非战胜父母或改变过去,而是从无休止的情感内耗中解脱。她指出,许多受害者深陷“斗争执念”——试图通过指责、辩驳或感化父母获得公正,却反复坠入“被否定-更愤怒”的循环。这种执念的本质,仍是渴望从父母身上填补童年缺失的认可与爱,实则将自我价值绑定于他人的悔过,反而延续了痛苦。 作者强调,“放弃斗争”并非对伤害的妥协,而是认清两个现实:父母的局限性(他们可能永远无法承认错误)与自我的真正责任(只为当下的人生负责)。停止斗争意味着从“改变父母”转向“照料自己”,接受“过去无法重写”的遗憾,同时夺回定义自我叙事的权力。例如,不再纠缠“为何父母不道歉”,转而聚焦“如何重建我的生活”。 这种释怀需要与“未完成的哀悼”和解:承认童年丧失的安全感与爱不可逆转,允许自己为此悲伤,而非用愤怒掩盖痛苦。福沃德提醒,真正的自由始于“放下拯救父母的执念”,并接纳“即使父母不变,我仍能成长”。当个体停止在心理战场消耗能量,才能将资源投入自我滋养,最终实现从“创伤幸存者”到“自我创造者”的蜕变——这场漫长的告别,不是对父母的宽恕,而是对生命的郑重接管。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