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不太健康的行为叫想太多

有一个不太健康的行为叫想太多。工作上被领导批评,和朋友闹了点矛盾,又或者和家人吵了一架,这些不好的画面就像按了单曲循环一样,在你的脑海里一遍遍的回放,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焦虑,最后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这种想太多的行为在心理学上也被叫做反刍思维,意思就是一个人反复的回想那些消极的事情,结果导致消极的情绪愈发消极,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你拽进情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很多人明明知道没必要内耗,却还是控制不住,其实这种内耗往往源于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担忧。比如一件事还没开始,你就已经预想了最坏的结果,还没动手就开始怀疑自己能力不够,做完之后又反复挑剔,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让你总是等着万事俱备才开始,结果反而裹足不前。很多人内耗的根源其实和童年经历有关,小时候父母可能对你期望过高,让你觉得只有做到完美才能被认可,那么长大后你可能就会习惯性的自我审视,害怕犯错,从而不断内耗自己。那么应该如何停止反刍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反刍思维越多,焦虑形式就越强,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最好的方式就是行动。记住,想多了都是问题,做多了都是答案。如果你暂时无法控制,那 些反复冒出来的想法,那就主动的把他纳入自己每天的生活中,给自己设定一个反刍时间,时间一到就结束反刍模式,这样做不仅能帮你主动掌控思绪,还可以减少无意义的内耗。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接纳不完美。你要明白,生活本来就不完美,与其和自己较劲,不如学会和解,接受不如意的发生。不断建设自己的内心,让它越来越强大。你会发现,原来过去困扰你的一切,其实根本不算什么。
内容来自

免费咨询

推荐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