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揭示了子女为父母行为开脱的心理机制及其负面影响。这一章聚焦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有毒观念,指出许多子女即使遭受父母的情感伤害,仍会通过否认、合理化等方式维护父母的“完美形象”。例如,子女可能用“他们是为我好”“当时情况特殊”等理由弱化伤害,甚至将过错归咎于自己,形成“父母永远正确”的执念。 作者通过案例分析指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源于社会文化对“孝道”的过度强化,导致子女压抑真实感受,无法正视痛苦。长期如此,子女会陷入自我怀疑与矛盾:一方面否认父母的行为有害,另一方面又因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而痛苦。这种模式延续到成年后,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或人际关系障碍,甚至将愤怒转移至他人,形成迁怒行为。 此外,本章批判了“父母无需为伤害负责”的谬误,强调否认真相会阻碍疗愈。作者提醒读者,承认父母的不完美并非控诉,而是自我解放的第一步。只有直面伤害,才能打破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重建健康的自我认知。